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在长达3000多年的时间里,黄河流域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以黄河流域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发展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九曲黄河奔流入海,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
黄河是全世界泥沙含量最高、治理难度最大、水害严重的河流之一,历史上曾“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洪涝灾害波及范围北达天津、南抵江淮。黄河“善淤、善决、善徙”,在塑造形成沃野千里的华北大平原的同时,也给沿岸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因此,如果能对黄河水情进行连续观测,提前掌握水位、含沙量等信息,就能做好预防准备,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灾害;沿线各个水文站在水文观测、灾情预警和生态保护等方面扮演着愈发重要的作用。
黄河利津水文站是万里黄河上的最后一个水文站,站址位于利津县利津镇刘家夹河村,这里距离河口104 km,始建于1934年(民国23年),1937年(民国26年)11月起因抗战停测。1950年1月重新设站,隶属于黄委会山东水文水资源局,下辖清河镇、张肖堂、麻湾3个水位站。利津水文站自建成以来,在监测黄河入海水量、沙量,收集连续水文资料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为黄河下游防洪、防凌、水资源统一调度提供水情;为研究和探索水文要素变化规律、河道治理、水沙资源利用以及黄河三角洲开发等提供了充足的数据基础。
图为利津水文站
在本次实习实践过程中,队员们得到了刘夙睿站长和展恩泽副站长的热情接待。展副站长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利津水文站的基本情况、发展历程与主要业务情况,随后带领同学们了解利津水文站相关的基础设施设备及先进测验仪器。队员们走进泥沙室观看泥沙处理;登上操作楼体验科技的力量;看无人测验平台搭载走航式ADCP施测流量;去往标准化气象场、水情报汛室,了解山东黄河水文信息综合平台及自动报汛系统的应用;到测验断面参观码头、水文测船等测验设施,近距离接触了解水文,并体验水文站日常工作。队员们较深入地了解了利津水文站的工作覆盖面和工作总流程,并结合专业技能向展副站长提出了各自心中的疑问,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图为实践队员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参观各种设施并体验水文站的日常工作
在讲解的过程中,同学们了解到他们攻关克难的奋斗历程和数十年如一日奋斗在黄河观测治理第一岗位上的热爱与决心。通过本次参观学习,大家也认识到自己的专业知识与黄河治理保护是紧密相连的;身为新时代的地院学子,应该将个人的理想信念同国家战略、民族复兴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学习专业领域知识,投身实习实践,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