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历史悠久  海洋地球科学学院的前身是著名地质学家何作霖先生于19468月创办的国立山东大学地质矿物学系。19593月,学校筹建海洋地质地貌系;19605月,设置海洋地质地貌专业;19614月,撤销海洋地质地貌专业分设海洋地质专业、海洋地貌专业;19635月,海洋地质地貌系更名为海洋地质系。1995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历任院长(系主任)有丘捷、郝颐寿、牟力、张保民、徐世浙、李昭荣、且钟禹、杨作升、王修田、翟世奎、曹志敏、李广雪、王厚杰。

历任党委(党总支)书记有邵平、鲁希平、魏传周、凃仁亮、刘建坤、魏世江、赵庆礼、张庆德、范洪涛、王磊、吴军。

  院训为“涵海励志  博古崇今”。

  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兼)、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3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4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5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青岛高校教学名师1人、中国海洋大学“筑峰人才工程”教授7人、“青年英才工程”教师40人。学院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现有教授40(博士生导师33)、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人,副教授56人,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实验师1人,高级实验师4人,已形成了以院士、国家杰青、泰山学者、筑峰人才工程教授等为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学术骨干为中坚力量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学科设置齐全  学院将国家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紧密结合,设有地质学(海洋地质方向)、勘查技术与工程(海洋地球物理方向)、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三个本科专业,均为省部级特色专业。其中,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海洋地质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学科;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为省级重点学科。拥有地质学(海洋特色)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资源与环境领域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同时在海洋科学一级学科下设置有海洋地质学和海洋地球物理学二个二级学科博士和硕士授权点,拥有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和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海洋地质学方向)

  教学科研平台完善  学院现有海洋地球科学系、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系和河口海岸带研究所,拥有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油气开发与安全保障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及海洋地球科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海洋地球科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设置了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所、海洋地球化学研究所、洋底动力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学院根据各专业的学科属性和人才培养目标,先后建立了山东桃村、辽宁兴城、山东半岛海岸带、新西兰等国内外实习基地以及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等实训基地

  人才培养特色显著  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完备,以理工融合、海陆并举为显著特色,强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大多数学生参加科研项目训练,在国家和省部级大学生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50%以上本科生考取本校或国内外名校继续深造,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多年达90%以上。

  杰出校友贡献卓著  著名学者何作霖院士、周明镇院士、徐世浙院士、丘捷、白季楣、郝颐寿、张保民等教授曾在此执教。70余年来,学院培养了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经、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阳、国家海洋局原局长孙志辉、“天宫二号”零号指挥员王洪志等为代表的5000余名优秀毕业生。大多已经成长为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杰出人才和中坚力量,为支撑国家在地球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勘探开发以及海洋管理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研水平稳步提升  10年来,科研教学软硬件建设投资超过2亿元,年均到位科研经费超过6000万元,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计划、国家863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重点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及多项国家海洋重大专项项目等国家重要科技任务。在国际地学顶尖期刊发表了一批高水平论文,以第一作者在《Nature》期刊发表论文取得突破;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其他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在基础研究领域推进了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研究,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学术影响,多人次入选ESI全球高被引学者名录和ESI全球TOP1%学者名录;在海洋地球物理勘探装备研发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成功研制我国首套大功率海洋可控源电磁发射系统和4000米海底电磁采集站,填补了国内空白。研究成果有力支撑了国家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达1300多亿元


(数据统计截止2024年0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