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首位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在SCI期刊发表论文

发布者:时振波发布时间:2018-12-18浏览次数:1798

本站讯  我院2014级地质学本科生崔幸以第一作者在SCI期刊Geological Journal发表论文:Control of strike-slip and pull-apart processes to tectonic transition of the southern East China Sea Shelf Basin,探讨了东海陆架盆地中生代盆地的性质与演化动力学过程。文章检索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gj.3363

   东海陆架盆地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板块间的交接地带(1),它是中新生代的复合型盆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它有着非常复杂的演化历史:自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演化,具体表现为由中生代的安第斯大陆边缘演化成新生代时期的沟弧盆体系。因此说,其作为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的重要成分,蕴含着丰富的大陆边缘洋-陆相互作用过程及其形成、演化等方面的信息,对于其原型盆地成因与演化的研究能够进一步理解西太平洋地区板块之间相互作用过程。


1 东海陆架盆地区域地质图


   文章选取中生代地层发育的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为研究区,通过计算研究区内不同凹陷的生长指数,详细分析各次级构造单元的结构与构造特征,并结合砂箱模拟的实验结果,认为瓯江凹陷属于在长乐-南澳断裂带走滑作用控制下形成的走滑拉分盆地,而闽江与基隆凹陷未受走滑影响,属伸展型盆地。并认为盆地的演化过程在断裂带三期走滑运动的控制下也可分为三个阶段(图2):中晚侏罗世,伊泽奈崎板块斜向俯冲,断裂带北东东向以挤压为主的右行剪切导致盆地内产生 NW—SE 向的压扭构造;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伊泽奈崎板块逐渐地转至北西向,导致断裂带变为左行-逆冲韧性剪切变形。瓯江凹陷处原 NW-SE 向压扭性构造沿该方向拉伸成为洼陷;早、晚白垩世之交,古太平洋俯冲板片后撤,区域应力场由压扭变为张扭,断裂带右行走滑剪切,瓯江凹陷地区受其作用逐渐变形、组合成左阶雁列式形态。而闽江、基隆凹陷则由于距离长乐南澳断裂带较远,只在拉伸背景下不断生长成为伸展型洼陷。


2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生代构造演化模式图


   该研究成果系由我院2014级本科生崔幸(现已毕业)于其本科期间完成。在我院副教授戴黎明老师的指导下,该生在大学期间共以第一作者发表两篇论文,也成为我院首位发表SCI的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