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培养方案——海洋地球物理学博士

发布者:丁欣发布时间:2018-10-31浏览次数:1665

中国海洋大学

一级学科博士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

海洋科学

二级学科

海洋地球物理学

二级学科代码

0707Z5

适用年级

2018

培养方案负责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培养方案负责人签字:

 

 

分管院长签字:

 

 

学位授权点负责人签字:

院(系)盖章

 

 

填表日期:

         


 

二级学科:

海洋地球物理学

英文名称:

Marine Geophysics

    码:

0707Z5

 

一、  基本信息

学院: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培养类别:

硕士/博士/硕博连读

一级学科名称:

海洋科学

学科代码:

0707Z5

适用年级:2018

修订时间:20187

 

二、  二级学科或学科方向

海洋地球物理学

 

 

三、  基本修业年限

硕士: 3 ;博士: 4 年;硕博连读6

 

四、  学科概况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物理学学科始于1959年设立的山东大学地质地貌系地球物理勘探教研室,本学科是由海洋地球物理勘探发展而来,是我国最早创办的海洋地球物理学专业。1971年创办“海洋重磁”专业。1984年建立“海洋地质学(应用地球物理方向)”硕士学位点,1990年建立“海洋地质学(应用地球物理方向)”博士学位点。1997年设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硕士学位授予点,1998年获得“地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自主设置海洋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批“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是山东省级重点学科。目前海洋地球物理学已被纳入中国海洋大学“双一流”海洋科学学科群重点建设专业。

本学科主要从事海洋地球物理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主要包含四个研究方向:油气资源勘探理论与技术、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与信息技术和海洋地球探测技术。

本学科以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为中心、海洋地质资源和地球信息与探测技术为两翼的学科发展思路,提升人类对海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的认知能力。学科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以海洋烃类资源的勘探开发和海底深部地质构造与演化过程为主要研究目标,重点解决海洋地震、海洋电磁、海洋重力、海洋测绘和海底深部地层勘探中的相关难点理论与技术问题,自主研发的“深海海洋电磁勘探系统”、“基于模型的地震勘探数据处理系统”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有强烈的多学科交叉综合性特色。综合地震学、重力学、电磁学、应用地球物理学、信息学、海洋测绘学、计算机科学和海洋科学等多个学科,人员配备和研究方向均具有多学科交叉特点和鲜明的海洋特色;(3)具有强大的海洋地球物理实践和实验软硬件平台。拥有“东方红2”号、“天使”号和“海大”号等海上科研和教学平台,并配备了多波束探测仪、海洋重力仪、海洋磁力仪、海洋电磁仪以及海洋拖缆地震仪等先进的甲板设备。近几年获得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项目子课题在内的多个国家级重点项目的资助,取得了一系列国际和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

本学科现有专任教师29名,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12名,形成了年龄、学历和知识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本学科设有海洋地球物理探测、复杂油气田物探方法、地球探测软件技术和石油与工程技术等实验室。现有海洋高分辨率数字地震仪、重磁电仪器、多波束测深声纳系统等探测系统及软件开发、信息处理与解释软硬件条件,设备价值达6000多万元。在海洋能源勘探与信息处理技术、海洋工程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海洋电磁勘探方法、计算地球物理和海底资源勘查与评价等学科方向上形成显著特色。

 

 

五、  培养目标

以面向实践、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培养理念,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工程和科学素养,能够发现和解决资源能源探测和工程勘查领域的工程和科学难题,能够独立从事海洋工程勘查、地质灾害的预测防治、矿产资源勘查等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和生产管理工作,能够在团队中担任领导者或骨干角色,能够熟练使用一门外语,具备基本学术交流能力、管理与沟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六、  学分要求和培养体系

总学分不低于13.0学分;
公共课总学分不低于2.0学分,计入总学分;
基础课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计入总学分;
专业课总学分不低于2.0学分,计入总学分;
公共选修课不计入总学分;
其他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计入总学分;
补修课不计入总学分;
培养环节计入总学分;


栏目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是否
必修课

是否
学位课

考核方式

公共课

000K0003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0.0

72.0

考试

000K0012

研究生外国语()

2.0

72.0

考试

000K0013

研究生外国语()

2.0

36.0

考试

000K0016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0

36.0

考试

基础课

050K0026

地震勘探系统工程

3.0

32.0

考试

050K0121

地球物理反演理论

3.0

48.0

050K0122

地球物理数值模拟

3.0

48.0

考试

050K0145

地震偏移成像

3.0

32.0

050K0168

学术论文写作

2.0

32.0

考查

050K0169

学术道德与规范

1.0

16.0

考查

专业课

050K0011

现代海洋沉积学

3.0

48.0

考查

050K0050

基于模型的地震信息处理

3.0

48.0

050K0117

储层地球物理学

3.0

32.0

考查

050K0123

地震资料分析

3.0

32.0

考查

050K0129

海洋地球物理新进展

2.0

32.0

考试

050K0136

电磁场数值模拟方法

2.0

48.0

考试

050K0170

地球物理采集技术

3.0

32.0

考查

050K0174

海洋电磁学

2.0

32.0

考查

其他课程

010K0105

高等描述性物理海洋学(英文)

3.0

48.0

考查

010K0106

气候变化

3.0

48.0

030K0106

海洋化学

3.0

51.0

考试

040K0008

海洋生态学

3.0

36.0

考查

040K0010

生物海洋学

3.0

72.0

考查

050K0150

海底调查技术

3.0

48.0

补修课

050K0187

数字信息处理技术(补修)

0.0

36.0

考试

050K0188

地震模型技术(补修)

0.0

36.0

考试

050K0189

海洋电磁学(补修)

0.0

36.0

考查

培养环节

10

实践训练

1.0

考查

56

学术活动*

0.0

考查

57

学科综合考试*

1.0

考试

59

开题报告*

1.0

考查

60

论文研究进展报告*

1.0

考查


七、  培养环节要求

培养环节

硕士

博士

学分

内容或要求

考核时间及方式

实践训练

任选

任选

1

包括教学实践、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等方面

考核方式:提交实践训练报告

学术活动

必选

必选

0-1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至少参加 6场次学术讲座,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至少参加 15 场次学术讲座,听满规定场次的学术讲座视为此项合格,不计学分。在此基础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做会议报告者,硕士、博士均给予1学分。

考核时间:开题审核前、毕业答辩前

考核方式:研究生答辩前,提交本人参加的学术讲座清单(导师签字确认)和佐证材料(宣传网页、团委证明等)。

学科综合考试

必选

1

掌握学科基础和专业知识情况;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性思维与团队意识

课程学习结束、学位论文撰写开始前进行。开题审核和论文答辩时间间隔要求不少于1年。

开题审核

必选

0

开题报告、课程及学分完成情况及政治思想等综合表现

课程学习结束、学位论文撰写开始前进行。开题审核和论文答辩时间间隔要求不少于1年。

开题报告

必选

1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①选题依据;②国内外现状;③研究目标与内容;④研究计划;5预期成果等。

考核时间:在课程学习结束、学位论文撰写开始前进行。开题报告和论文答辩时间间隔要求不少于2年。报告方式:公开报告

论文研究进展报告

任选

必选

1

公开举办或参会进行学术报告

考核时间:学位论文答辩前

考核方式提交5千字报告书;

 

 

八、  学位论文要求

 

九、  科研成果要求

 

十、  编写成员

李予国,邹志辉,邢磊

 

 

十一、   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意见

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签字:                                学院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