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研制的海底电磁采集站(OBEM)成功完成4000米海试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6-17浏览次数:1052

20156714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李予国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海底电磁采集站(OBEM)在我国南部海域成功完成4000米级海底大地电磁数据采集试验,标志着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电磁探测技术与装备研制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填补了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空白,预示着我国海洋电磁装备研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图一  投放现场

由我校自主研发的两台海底电磁采集站于20156月初搭载“海大号”科考船至南海海域开展了深海海试。69-10日,在南海北部海域将2台采集站分别投放至深度为3682米和3690米海底,经过30小时数据采集后,顺利回收。在甲板上,采用高速USB数据传输技术回收数据后,接着又在相距10公里和20公里处,将2台采集站分别投放至深度为3711米和3727米海底,经过26小时数据采集后,顺利回收。612日,在南海海域又将1台采集站投放至4022米海底,坐底3小时后,顺利回收。本次海试是继201511000米海试后,又一次成功的海试,也再次验证了海底电磁采集站在深海环境下各项性能和功能指标。

图二  成功回收

在短短6个月内,我校海底电磁采集站研制完成了从1000米到4000米水深试验的重大跨越,填补了国内这一方面的空白,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德国和日本之后,第四个有能力在水深超过3000米以上海域进行海洋电磁场测量和研究的国家。

   所研制的海底电磁采集站既可以观测天然场源产生的海洋电磁场,也可以观测人工源产生的海洋电磁场,它可用于海底地球结构和动力学研究以及海洋油气资源和天然气水合物探测。海底采集站由电磁数据记录仪、电场传感器、磁场传感器、信标、释放器、方位与CTD记录仪、浮球、锚系和框架等组成,该采集站用于同时测量海底大地电磁场三个电场分量和两个磁场分量,它可以在4000米水深的海底工作。数据采集记录仪、框架设计、释放机构、回收信标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其中记录仪部分采用针对弱信号的低噪声、低频、宽带高增益放大器模块和高精度时钟模块,具有大数据量高速存储、低功耗、接收信号频率范围大、本底噪声低、可满足微弱信号探测等技术特点。

图三  李予国  教授